老中青三代对谈:奶奶、妈妈、女儿们的卫生巾|《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》新书分享会
老中青三代对谈:
打破女性“那些不可说的僵局”
《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》新书分享会
【时间】
2月22日(周六)
14:00-16:00
【地点】
建投书局·上海浦江店4F传记图书馆
(公平路18号8号楼嘉昱大厦东侧,请从书局1F进入,沿楼梯向上前往活动厅)
【嘉宾】
葛赟之、马凌、钟红华
【活动流程】
13:30-14:00 读者入场
14:00-15:30 嘉宾对谈
15:30-16:00 现场提问互动
每一位女性从初潮到绝经要用掉1万多片卫生巾。如今,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一次性卫生巾,卫生巾不断进化,日新月异,人们只会犹豫“该买哪款才好”,不至于为“如何处置经血”而烦恼。但在卫生巾诞生之前,女性不得不用既不方便又不舒服的方法处置经血。
根据历史资料记载,在8世纪前的远古时代,女性使用麻或植物的纤维度过经期。8世纪至19世纪初,王公贵族的女性能用上丝绸,而普通民众只用得起布、纸或棉。直到1961年,日本一次性卫生巾“安妮”才迟迟登上历史舞台,帮助万千日本女性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大跨步地迈入社会。
毋庸置疑,卫生用品是女性最为亲密的后盾,一次性卫生巾的问世,让女性得以更积极、更舒适地度过经期,守护了女性的健康与快乐,改变了女性的意识。女性重新意识到,月经是女性生理成熟的美好象征,淡化了父权制价值观下的月经不洁观念,解放了女性。
女性卫生用品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之一,若讲述女性的历史,“女性卫生用品”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。本次活动,我们邀请三代女性一起聊一聊,在自己的年代里关于卫生巾的故事。“女性有月经是天经地义的啊”,我们一起撕掉“经血不洁”的标签,坦然面对自己的痛与快乐。
葛赟之
媒体人、播客《过刊》制作人。
马凌
复旦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书评人。
钟红华
退休干部,历任广西代表处总经理、华南代表处总经理;从警期间获公安部三等功一次;中燃就职期间获10年功勋人物奖。
(7小时前)
(7小时前)
(7小时前)
(7小时前)
(11小时前)
(11小时前)